咸阳宫内。



    郑妃站在门口的位置,遥遥地向太子府邸的方向张望,脸上流露出关切和担忧的神色。



    “爱妃,你过来坐。”



    嬴政神色平静地端着茶杯,轻声喊道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您真的不去看看吗?”



    “扶苏年幼,尚无应对这等局面的经验,万一出了什么乱子……”



    郑妃苦口婆心地劝道。



    “你呀,妇人之仁。”



    “扶苏已近而立之年,还谈什么年幼?”



    “孩子大了,总该有独当一面的时候。”



    “寡人倒想瞧瞧,扶苏到底会如何应对。”



    “真要出什么乱子,寡人自然不会置之不理。”



    嬴政嘴角挂着笑意,眼神中既有期许,也有勉励。



    郑妃轻轻叹了口气,表情有些失落。



    她知道始皇帝说得没错,但身为人母,心中总是割舍不下那份牵挂。



    “再说,还有陈庆那厮从旁辅佐。”



    “此獠心性非同一般,若论智计谋略,或许胜他者不在少数。”



    “若论办事的手段……满朝文武,只怕没一个及得上他。”



    嬴政的话说不出夸赞还是痛恨,大概两者都有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您不是答应了要把诗曼许配给陈庆嘛,怎可这般说他。”



    郑妃哭笑不得的埋怨道。



    又是‘那厮’又是‘此獠’的,好歹也是未来的驸马,不知道的还以为始皇帝和他有仇呢。



    “就是因为要把诗曼许给他,寡人心中才愤愤不平。”



    “哼,便宜他了。”



    始皇帝此刻的心态非常像后世的老丈人。



    我辛辛苦苦把女儿拉扯这么大,结果你个混小子说娶走就娶走?



    “不知陛下准备何时赐婚?”



    郑妃小心地问。



    “就这两日吧。”



    始皇帝不耐烦地说了声,已经没了饮茶的兴致,“起驾,去书房。”



    ——



    陈庆赶回来的时候,宜春宫外的乱象已经接近尾声。



    “别往前走了。”



    “把马车停在墙边。”



    后世史书上竟然会出现一句话:天下苦秦久矣。



    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,已经足以说明百姓对仁政的渴望有多么热切。



    宜春宫门口的大道足有十几米宽,三百多米长,此刻放眼望去,密密麻麻的人头数不清有多少。



    百姓挤得如沙丁鱼罐头一样,踮着脚向前张望着。



    即便只能听到扶苏几句模糊的喊话,依然莫名的兴奋起来。



    然而有幸近距离瞻仰太子风采的人却没那么高兴。



    扶苏谨记着陈庆的叮嘱,没答应他们奏请署理农事的请求,对众人关切的削减税赋一事,表态也十分含糊。

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

    “小的听闻有传言,您在朝会上说,以后铁锄,铁犁会像野菜一样便宜。”



    “十斤麦就能换一把。”



    “不知此事当不当真?”



    一名老者不死心地追问道。



    “是呀,是呀。”



    “铁器价格高昂,一把锄头值三石粟、麦还要多,百姓实在用不起啊。”



    “听说在有些地方,一把铁锄要换五石米呢。”



    “殿下,您若真能做成此事,天下百姓无不感激您的恩情。”



    扶苏缓缓点头:“确有其事。”



    “不过却不是现在,而是要视煤铁的开采状况,徐徐图之。”



    “铁器的价格会下来的。”



    他不像陈庆,敢把话说得那么死。



    咸阳商贸发达,一把铁锄值三石粟麦还要多,也就是四百斤粮。



    而在某些严重缺铁的郡县,它的价值高达六百斤米!



    前面说过,此时浇不上水的下田,一亩地产出不过十几斤粮。



    普通农户要是田地贫瘠,要足足二十多亩地一年的产出,才能换一把铁锄。



    这哪里能用得起?



    “殿下,您说的徐徐图之,是什么时候啊?”



    老者不甘心地问道。



    他们今天满怀希望而来,却没收获任何想要的答案,心中的失落和沮丧可想而知。



    成千上万道视线盯在扶苏的身上,仿佛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,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


    此时突然有一道浑厚的嗓音从高处传来。



    “今日朝会之上商议的是大秦五年发展规划,铁器廉价如白菜,自然是五年之后。”



    “尔等黔首百姓,啸聚于太子府之前,是何道理?”



    陈庆站在墙头上,面色威严地俯视着下方的百姓。



    “先生!”



    扶苏面露惊喜之色,心头一下子就轻快了。



    “大人,小民怎敢在太子府啸聚。”



    “小民是来请命的呀。”



    “请大人明察。”



    百姓们被他这一吓,顿时战战兢兢想跪在地上。



    问题是他们挤得密不透风,别说跪了,就连想蹲下都不行。



    “本官乃雷火司少府陈庆。”



    “煤铁一事,由本官全权负责。”



    “说五年后,便是五年后,尔等大可放心。”



    “否则就算你们饶得了我,陛下也要拿我的人头祭天。”



    “铁价会降下来的,早晚有比野菜还便宜那一天。”

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

    “尔等速速散去,不然卫戍军一到,拿你们下狱可不要叫屈。”



    陈庆连哄带吓唬,效果立竿见影。



    “大人如此说,我们就放心了。”



    “小民立刻退去,还望殿下与大人勿怪。”



    “多谢大人为百姓做主呀!”



    “大人,您真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呀!”



    积聚的人潮缓缓散去,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激动的神色,时不时交头接耳,畅想着未来铁器比白菜还便宜时的场景。



    到那一天,非得给家里添一整套铁制的农具不可!



    不是一件,是全套!



    还有家里的锅碗瓢盆,既然铁器如此廉价,不如全都换了。



    陶盆陶碗摔碎就没了,铁的可不怕摔呀!



    这个好消息如同一阵风般,极快地传遍了咸阳城每一个角落。



    “瞧一瞧,看一看啊。”



    “巴蜀新产的铁器,结实又耐用。”



    冷清的街道中,人流重新出现。



    伙计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却仍旧尽职尽责的拿出两把铁锄,互相碰撞着发出清脆的声响,吆喝着招徕客人。



    “哼,谁还要的铁锄!”



    “巴蜀铁商最奸,仗着手艺精湛,把铁器卖的比金子还贵!”



    “你的破烂铁器留着烂在家里吧!”



    “雷火司的陈大人说了,以后铁器比野菜还便宜,你们巴蜀铁商怕是以后要沿街讨饭喽!”



    伙计非但没能招来客人,反而招致一通冷嘲热讽,顿时傻眼。



    “几位客官留步。”



    掌柜的从店铺里出来,“不知众位为何说铁器会比野菜还便宜?”



    “呵,你这掌柜脑满肠肥,赚得都是我们咸阳百姓的血汗钱,也不怕烂了心肝。”



    “不必理他,早晚是个插标卖首的货色。”



    一行人对他的挽留嗤之以鼻,挥袖欲走。



    掌柜好说歹说,给了几枚铜钱,这才问明白了缘由。



    “雷火司陈少府?”

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……”



    他知道事关重大,让伙计先看着铺子,匆匆忙忙跑去巴蜀商会报信。



    喜欢大秦:造反失败后,自曝是穿越者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大秦:造反失败后,自曝是穿越者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